LanguageLANG
Column

城市宝典~大田区篇~

大田区是位于东京23区南部的一个区域,也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它面朝东南部的「东京湾」是平坦的低地,和遍布于西北部的「武藏野台地」高台地所组成。在西侧,流淌着多摩川,可以近距离感受江河大海的丰富自然景观。在江户时代,这里经过作为连接江户和西国的重要街道「东海道」,许多人来往于此。如今,大田区仍然是一个交通要冲,有「京滨国道」「第二京滨」等主要道路贯穿其中,同时还拥有「东京国际机场(羽田机场)」。

此外,「大田」这个地名源于,1947年(昭和22年)大森区和蒲田区合并形成的大田区,从历史上来看是比较新的地名,在这里我们将以现在的大田区域作为「大田地区」进行介绍。

东京国际机场

多摩川

■1 古代前的大田地区

大田地区发现了许多縄文时代的遗址。縄文时代时,海平面比现在高,海水甚至进入了内陆的「武藏野台地」(称为海进现象)。縄文时代的人们在靠近可以捕捞渔获、且容易获取泉水的「武藏野台地」附近定居,因此该时期的遗址也多分布在这样的地方。明治初期,发现的位于现在的大田区和品川区交界附近的縄文时代后期遗址——「大森贝冢」就是其一。在那之后,海进现象停止,形成了现今海岸线形状,但由于靠近方便务农的低地,且容易获取泉水,人们仍持续在「武藏野台地」附近生活,在古坟时代,建造了诸如「多摩川」沿岸的「荏原台古坟群」的许多豪族古坟。

多摩川公园古坟陈列室

龟甲山古坟

■2 近代以前的大田地区

大田地区保留了与日莲上人相关的历史遗迹。据说,在镰仓时代后期的1282年(弘安5年),日莲圣人在前往池上(后来的「池上本门寺」)的途中,在用于灌溉的「千束大池」中洗脚,以此传说得名「洗足池」。

进入江户时代,五街道之一的「东海道」经过大田地区。 「东海道」是连接江户和京都、西国的最重要交通路线。虽然大田地区内没有设立宿场町(驿站),但六郷成为横跨「多摩川」的要冲。在江户初期,建造了「六郷大桥」,但由于多次被冲毁,江户中期以后放弃了桥梁建设,改为设立渡船口「六乡渡船」。

在江户时代,海苔的养殖始于大森等海岸地区,并逐渐成为献给德川将军家的贡品。战后,由于海岸填海等工程的进行,海苔的养殖停止了,但现今仍有许多海苔制造商和批发商留存。

洗足池

大森 海苔故乡馆

■3 明治时期的大田地区

江户末期开始实施门户开放,大田地区成为连接江户・东京和开港口横滨的地区,许多外国人也开始往来于「东海道」。 1872年(明治5年),新桥(临时开业时为品川)至横滨之间的铁路也开始运营。最初,大田地区并没有设立车站,但在1876年(明治9年),「大森站」开始运营。隔年1877年(明治10年),从美国来日的动物学家Morse博士透过火车车窗观察到由于铁路建设被削平的台地地层,从而发现了「大森贝冢」。

明治后期,京滨电气铁道(现・京急本线)等铁路线也通车,交通更加便利化,大田地区一带发展成能够海水浴、泡矿泉温泉和欣赏风景的旅游胜地,以及别墅区。

大森贝墟碑和京滨东北线

『大森介墟编』1879年Edward Sylvester Morse (国立公文书馆藏)

■4 蒲田的产业

蒲田因为在明治后期设立的「蒲田菖蒲园」而开始兴盛起来,大正时期,「松竹」的「蒲田摄影所」开设后,蒲田成为聚集电影相关人员的繁华城市(摄影所于1936年迁至大船)。照片显示的是位于「蒲田摄影所」旧址的「松竹桥」复制品,正面是「大田区民Hall・Aplico」,左上方的建筑是「Nissei Aroma Square」。 「松竹桥」原本是位于摄影所前架设的桥梁,作为1986年制作的电影《Kinema的天地》中的再现场景而得以保存。

大正时期以后,该地区相继开设了大型工厂,与小型承包工厂一起,发展成为工业城市。战后,仍继续作为「制造之都」,发展了「蒲田站」周边众多居民和工人聚集的商店街和繁华区。照片显示的是「京急蒲田商店街ASUTO」的街景。

松竹桥

京急蒲田商店街ASUTO

■5 羽田的历史

在江户时代,羽田是农・渔村,特别是成为向将军家进贡海鲜的「御菜八浦」之一,渔业非常繁盛。到了江户后期, 开垦了「铃木新田」,进入明治时代,「铃木新田」内的「穴守稻荷神社」周边发展成一个风景名胜区。昭和初期,从立川迁来了「东京飞行场」,从而开启了作为机场的历史,战后成为「东京国际机场」。随后不断扩建,现在是世界上屈指可数航班起降次数最多的机场之一。而「穴守稻荷神社」在战后机场扩建的过程中迁移至现在的位置。

穴手稻荷

羽田机场

■6 作为住宅地的发展与现在

进入大正時期,由于交通设施的發展,東京近郊的地區如「洗足」、「田園調布」和「山王」等开始進行土地分割作为住宅区。此外,1923年發生的「关東大地震」导致許多災民等迁往東京近郊居住,大田地区的人口也急剧增加。由於都市化快速发展,1932年(昭和7)被编入東京市,由此诞生了大森区和蒲田区。此外,地震過後,山王周边地区也吸引了許多文人、艺术家等人士迁居,促進了交流與文化的發展。

田园调布站

马込文人村的居民浮雕

■7 现今大田的魅力与未来

战后的1947年(昭和22年),大森区和蒲田区合并,取各区的其中一个字而命名为大田区。

现今的大田区包括了各具魅力的不同地区,如宁静的住宅区田园调布、「多摩川」・「洗足池」周围的自然环境、蒲田・雑色等地的完备商业地区・商店街、「旧东海道」沿线和「池上本门寺」周边历史悠久的街区。构成一个各自拥有不同魅力的区域。大田区也以其作为「制造之都」而闻名,统计数据显示,其工厂数量和制造产品销售额等指标在东京23区中位居第一。大田区拥有许多拥有高度技术的小型工场,支持着日本工业继续发展。

东京的23个区整体上交通基础设施已十分发达,是一座享有高度便利性的国际都市,而大田区更是拥有世界少数大规模的「东京国际机场」。机票在清晨和深夜通常会更便宜,如果居住在机场附近,便更容易利用该地点优势。

综上所述,多样化的地区特色和高度便利的交通性构成了现今大田区的吸引力的一部分。

此外,目前在大田区内正在推进由JR东日本负责建设的连接「羽田机场」和「新桥」的「羽田机场线(暂定名)」,同时也正在考虑建设「新机场线(蒲蒲线)」。此外同时也推进「蒲田站前东口站前地区」的再开发工程、新设JR「蒲田车站」东西自由通道以及「大森车站西口广场」的新建等,未来该地区的便利性更值得期待。

「蒲田站前东口站前地区」的再开发

「羽田机场access线(暂名)」的工事区间位置和运行概要

■小专栏 活用金属加工技术的商品

大田区的小型工厂中有许多能够以高超的金属加工技术来支撑日本工业的企业。在大田区评选的「大田区土产100选」中,包括了如「精密陀螺」等利用高水平金属加工技术制成的商品。通过这些产品,您不妨感受看看平时生活中较少接触到,大田区小型工厂的技术之精妙。

大田区产业Plaza PiO

照片顯示的是作為大田區工業和產業支援中心設立的「大田區產業Plaza P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