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LANG
Column

书法文化诞生于中国,孕育于日本

书法是日本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利用毛笔和墨水书写的文字流畅优美,在现代作为艺术品被高度评价。这种流行也蔓延到了欧美。这一次,让我们一起追溯一下书法的历史。

从中国引进,在飞鸟时代得到发展

书法起源于中国古代。虽然有多种说法,但普遍认为它是在 4 世纪末弥生时代与汉字文化一起传入日本的。然而,起初似乎并没有通过书写来传达信息的习惯。 进入飞鸟时代,随着从中国佛教的传入,毛笔、墨水、造纸方法也从中国传入,抄写经书的「 抄经」得以发展。 《法华纪书》是圣德太子撰写的对《法华经》的注释,据传这是日本最古老的书法。

之后,在平安时代,使用汉字声音(on)和训来表达的「万叶假名」诞生了。
藤原行成、小野道风、藤原佐理三人被称为“书法家”,拥有高超的书法技巧和知识,据说对日本的书法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藤原行成还因誊写紫式部的名作《源氏物语》而闻名。

此外,在平安时代中期,女性被禁止学习汉字,这导致了日本独特的“假名文字”的诞生。假名文字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文学的发展。

大约在这个时候,引入了用柔和、流畅的字体书写的“行书”和使用笔直写法、易于阅读、字体平衡的“楷书”的书写方法。真言宗创始人空海、天台宗创始人最澄等平安时代的书写的名作至今仍被完好地保存在寺院等地。

另外,在日本,自古以来就有“新年写下自己的愿望和祈祷”的传统,被称为「初写」。 据说这一传统原型是平安时代在宫廷举行的“吉祥书写”。

随着时代的变迁,书法不断发展。镰仓时代,创造了汉字和假名相结合的文字系统。 进入室町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各种流派。据说,以世尊寺流开始,所属藤原行成流派的势力非常强大。 当时,书法被认为是贵族和武士的一种教育形式。随着茶道的流行,在壁龛中展示书法(挂轴)的文化也随之诞生。

据说书法是在江户时代之后在民间流传的。孩子们在寺子屋学习如何读书和写字。据信,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新年祈愿目标的初写文化开始变得普遍。

习字,书写,书法。有什么区别?

你们中有些人小时候可能参加过习字班。此外,日本的小学和初中也设有“书写”课程。两者都像书法一样,都是用毛笔、墨水和纸写字,但意义与书法不同。
“习字”是指文如其内容,目的就是学习写字,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注意诸如“顿”、“撇”和“捺”以达到写出美观的字体的目的。

“书写”也是其字面意思,即抄写字。与习字类似,目的是一边看着字帖,一边写出漂亮的字。

而“书法”则没有一定的规则。书法的目的是用书法和墨水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尽情表达。

书法中蕴藏着日本独特的「美意识」

书法不仅仅是书写;它蕴含了每个书写者丰富的个性和创造力。使用的工具非常简单:毛笔、墨水和纸张,但这就是为什么使其有无限的可能性,例如文字的大小和排列、使用毛笔产生的墨水浓淡以及各种线条,将一幅书法所能创造的美感都集中在这里。在日本,有一种说法叫“留白之美”,这是一种有意创造 “空间”或“余白”,激发观看者想象力的技术。
另一方面,如果书写者写满整张纸,您可能会感受到作者在写下的文字中所倾注的强烈情感。例如激情或愤怒。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我不会欣赏书法作品”或“我看不懂它们”。那么,请试着寻找一件让你感觉“很好,我喜欢它”的作品。就像你在看一幅画一样。除了字里行间的平衡感以及如何利用墨水的浓淡之外,想象一下书写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这不是也很有趣吗。

通过学习书法,不仅可以写出漂亮的书法,据说还有增强注意力和精神力、改善姿势、舒缓压力等效果,也可以作为一种休闲活动来享受。

概括

顺便说一句,在邻近的台湾,春节期间有一种习俗,即在农历新年期间,有在门和大门口张贴“春联”的习俗。在红色的纸上,写上喜庆的字样。

换句话说,这是台湾独有的新年文化,是日本书法与门松的融合。

在日本,唐人街里也能看到春联的身影,还有正宗的中餐馆,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