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在弥生时代从中国传入,如今作为日本的传统文化艺术而广受欢迎。这次,我们将介绍书法所需的“文房四宝”和代表性字体。
中国文人墨客不可缺少的【文房四宝」
基本上,书法需要三样东西:笔、墨、纸,但用来用水研墨的砚台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毛笔、墨、砚、纸四宝被称为“文房四宝”,据说每一个称为文房的书房里都备有它们。

一种用水磨墨的砚台
毛笔主要由山羊、绵羊、马、貉、黄鼬等动物的毛发制成。 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毛质,据说可以根据所需的字体或想书写表达的情况来使用它们。

动物毛用于画笔
墨是由烟灰、动物骨皮熬煮而成的粘合剂和香料混合制成的固体。添加香料原本是为了抑制粘合剂的气味,但发展至今人们常说研墨时散发的香味可以使人舒缓身心。
砚台的材质多种多样,包括陶瓷、石头、金属等,但在书法发源地中国,自古以来石砚备受爱戴。据说在文房四宝中尤为名贵,古董砚台常常能以高价成交。

用于书法的纸张主要有两种:和纸和唐纸。和纸是一种主要由桑树皮和结香等植物制成的纸,虽然很薄,但很坚固,不易撕裂。毛笔在其光滑的表面上易于滑动,还具有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颜色等特点。另一方面,唐纸是一种以竹子、稻草、桑树等为主要原料的纸。与和纸相比,纤维较短,因此润墨性好,适合于想要书写出有“ ‘渗透力’字体效果时候使用。
书法中使用的字体有六种主要类型。
书法中使用的字体主要有“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和平安时代孕育出的“假名文字”共六种。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对阅读和写作便捷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现在。我们将按照每种字体的诞生顺序逐一进行介绍。
[篆书]
“篆书”是最古老的字体,被认为起源于公元前 4 世纪至 3 世纪左右。在中国古代,原本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字体,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统一的文字,称为“小篆”。此字体至今仍作为篆书保留下来。在日本,用于印章(注册印章)、印在护照封面上的「日本国护照」字样以及纸币上的印影。
篆书的特点 -
- 线条粗细统一
- 左右对称
- 字形纵长
- 横笔水平,竖笔垂直
- 笔画(线)间距相等
- 曲线型
[篆书]
篆书“虎”字
[隶书]
隶书是笔画多,不宜书写的篆书的一种简化形式,更便于书写。它在汉代(公元前 202 年至公元 220 年)被用作官方正式字体。它的特点是呈三角形,被称为“Hataku”。 隶书还用于印在日元纸币上的「日本银行券」和「壹万日元」等字符、建筑物的看板以及报纸和书籍的标题等。
隶书的特点:
-字体扁平,字形较篆书有棱角,
-左右对称,
-笔画间距相等,
-左右横笔画的延长线呈三角形波浪。

隶书中的“虎”字
[草书]
据信,“草书”是为了快速书写隶书演变而来的书写形式,是据说是西汉时期创造的。通过用尽可能少的笔画和点来书写相互连接的文字,创造出流畅的字体。并且根据书写者的不同可以体现出各种各样的个性。
草书的特点:
-没有固定的字体形状,
-字体体现流动性,
-由于目的是快速书写,因此有很多乍一看很难读的文字。

草书“寿”字
[行书]
与草书一样,源自隶书的“行书”诞生于东汉时期。行书省略了一些笔划和点,以流畅的方式书写,可以快速书写,也比草书更容易阅读。
行书的特点:
-即使是用简略字书写,也易于阅读 ,
-点或笔划有时是连在一起的,
-点或笔划顺序可能有所不同,呈流动,--曲线型

行书中的“Koboshi”字
【楷书】
从隶属演变出的既容易书写,也容易阅读的是楷书 。是现代日本最常见的标准字体。虽有多种说法,但普遍认为楷书是在唐代确立的。楷书,每个字都写得仔细,不漏点、不漏笔,也是书法的基础。
楷书的特点
- 省略点,划,不连笔,字迹清晰,
- 笔画顺序正确 - 横笔向右提
- 字体具有平衡感,容易阅读
- 字体直线型

楷书的“感恩”二字
[假名文字]
“假名文字”是日本独有的字体,被认为是在平安时代确立的。 原本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日本民族,使用的是从中国引进的汉字。但为了更丰富的表达,诞生了使用汉字发音的「万叶假名」 。此外,为了简化汉字使其更易于阅读和书写诞生了平假名和片假名。 平安时代中期,女性被禁止学习汉字,所以她们用平假名来创作和歌和写日记。因此,汉字被称为“男性文字”或“男性假名”,平假名被称为“女性文字”或“女性假名”。
假名文字的特征
- 平假名是曲线的,片假名是直线性的 - 片假名经常用作外来语或拟声词 -
-如果是假名书法,连续书写两个或多个字符,被称为“连绵”
概括
平假名
片假名
据说日本人善于从海外引入文化,再加入其自己独特的文化并创新。他们以起源于中国的“汉字”为基础创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美术馆、博物馆观欣赏书法作品时,您如果留意其书写的字体,也许会更增添很多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