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LANG
Column

城市寶典~品川區篇~

說到品川,腦中浮現的是辦公大樓林立、都市化的印象。而作為居住地,它也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城市。例如「戶越銀座商店街」和「武藏小山商店街」等充滿活力的商店街,也同時是東京都內最長商店街和東京都內最長拱門商店街。

品川區由東部的「東京灣低地」和西部的「武藏野台地」所構成,靠東處則有「目黑川」流經。在江戶時代,「東海道」作為連接江戶和西國的交通要道,旅人往來頻繁。現在,品川區仍然是交通要衝,有「京浜國道」、「第二京浜」等主要道路貫穿其中。下圖是在南大井附近與「京濱國道」交錯的京急本線。
此外,現在的品川區是1947年(昭和22年)時,由舊品川區和荏原區合併而成。以下,我們將把現在的品川區稱為「品川地區」開始為您介紹。

舊東海道品川宿場

與京濱國道交錯的京急本線

■1 中世紀前的品川地區

在品川地區曾挖掘出繩文時代的遺跡等等,顯示出自古以來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尤其是縄文時代後期的大森貝塚,也被稱為日本最早的學術考古發現。

此發現與1872年(明治5年)日本開通的第一條鐵路有密切關係。1877年(明治10年),從美國來日的動物學家Morse博士搭乘火車時,透過車窗觀察到因鐵路建設而被削平的台地地層,從而發現了「大森貝塚」。下圖是建於1929年(昭和4年)的「大森貝塚碑」。值得一提的是,大森是大田區的地名,但根據最近的調查結果,認為發掘地點其實是位於品川區大井六丁目附近,並已在周圍修建「大森貝塚遺址庭園」。

在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品川湊」作為「武藏國國府」(現今東京都府中市)的外港而得到發展,品川和府中之間透過「品川道」相連。下圖中的「中延路標防災廣場」為了向後世傳承「品川道」的歷史,於2016年(平成28年)設置了品川道的路標。

「大森貝塚碑」

「中延路標防災廣場」

■2 近代的品川

到了江戶時代,五街道之一的「東海道」經過品川。「東海道」是連接江戶和京都、西國最重要的交通路線,並將江戶出發後遇到的第一個宿場鎮——「品川宿」設立在品川。作為江戶的門戶,品川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也作為娛樂城而繁盛。如今沿著「舊東海道」仍可見到當時「品川宿」的風貌。

此外,「目黑川」的左側沿岸是自然景觀豐富的斜坡地帶,曾建有大名的下屋敷(別墅)。岡山藩、仙台藩和鳥取藩在品川地區設有屋敷,在明治時代轉為華族等權貴階層的府邸,如今則分別作為「池田山」的住宅區和「池田山公園」、「島津山」的住宅區和「清泉女子大學」、「御殿山」的住宅區,承載著歷史記憶。下圖是品川區立公園「合歡樹之庭」,它是在天皇后陛下的故居「池田山」正田府邸遺址上建設而成的公園,種植了象徵性樹種「合歡樹」以及約50種草花植物,還有以「Princess Michiko」命名的玫瑰花。

江戶末期,幕府為了防衛「黑船」來襲,在品川海域建造了8座「台場」。其中現在作為「台場公園」(位於港區)保存的「第三台場」最為著名,而品川區內的「天王洲島」填海地被用作為「第四台場」的一部分。此外,「品川宿」附近還建造了與陸地相連的砲台「御殿山下台場」。現在,這個遺址的一部分成為了「品川區立台場小學校」。這種在海上建造「台場」的技術在明治時代得以應用,用於修建海堤(現稱為「高輪築堤」)以鋪設鐵路。

合歡樹之庭

品川區立台場國小

■3 明治時期的品川地區

在江戶時代末期迎來開國通商後,品川地區成為連接江戶(東京)和橫濱(開港地)的交通樞紐,許多外國人也開始往來於「東海道」。1872年(明治5年),新橋和橫濱之間開通了鐵路,品川則是當時臨時開業時的起點站。最初的車站位於「品川宿」的北部,但之後又向北移動,所以離「品川宿」略有距離。因此,現在的「品川站」是位於港區而不是品川區。

明治時代後期,京濱電氣鐵道(現京急本線)開通,「品川站」(現稱為「北品川站」)也開始營運,進一步改善了交通便利性。以享受海水浴等休閒活動的熱門景區和別墅區為賣點,品川沿海一帶也得到發展。下圖(左)是沿著「北品川站」和「新馬場站」之間的高架線路運行的京急本線。

京急本線

「品川宿」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4 做為工業區而開始發展的大井町

大井町在明治前期由於紡織工廠的進駐而作為工業區開始發展。直到戰前的昭和時代,日本國營鐵路的「大井工場」、「東京芝浦電氣」(現為「東芝」)、「真崎大和鉛筆」(現為「三菱鉛筆」)、「日本光學工業」(現為「Nikon」)等工廠也設立於此

雖然「三菱鉛筆」的工廠已經遷移別處,但其總部仍位於大井町。下圖(左)是「三菱鉛筆」總部前的長椅,展示了鉛筆工藝與製造過程。

國營鐵路「大井工場」目前已成為JR東日本的「東京車輛綜合中心」。

三菱鉛筆前的長凳

「東京車輛綜合中心」

■5 作為住宅區發展的脈絡與現況

大正時期隨著交通設施的發展,尤其是荏原區內積極進行住宅用地的「耕地整理」和「土地區劃整理」,使其作為東京市近郊的住宅區開始發展。在「關東大地震」後人們開始從都心遷移至此,進一步促成了住宅區的發展,並且活絡車站周邊商店街的機能。至今仍繁榮熱鬧的武藏小山和戶越的商店街也源自這個時期。

昭和初期時都市化迅速推進,1932年(昭和7年)品川區和荏原區併入東京市,形成現在的區域劃分。

武藏小山PARUMU商店街

戶越銀座

■6 現今品川區的魅力

在戰後的1947年(昭和22年),舊品川區和荏原區合併,形成了現在的品川區。

「舊東海道」附近的「品川宿」一帶仍保留著寬闊的街道和古老的建築,在此可以感受到其悠久的歷史和傳統。

此外,這裡雖然曾經是工業區,但現在的品川區工廠數量已減少,反而是以鄰近市中心的”衛星城市”作為主要賣點。

在臨海地區的新填地中,以「東京港」碼頭為起點,向外擴展了許多物流基地以及大型公園,如「品川區民公園」、「大井碼頭中央海濱公園」、「東品川海上公園」等,成為居民們休閒、娛樂和運動的場所。

『東海道五拾三次 品川 日之出』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東品川海上公園

■7品川區的未來

「JR東日本集團」計劃於2023年4月正式展開大規模複合開發項目「大井町站周邊廣町地區開發(暫定名稱)」,預計在2025年年底開業。鄰近地區也同步進行品川區的新區官廳整備計畫。該複合性建築將納入電影院和各種商舖設施、酒店,以及可舉辦各種活動的公共會議空間、鐵道景觀的展望台等等,有望為大井町地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同時,京急鐵路的「北品川站」至「品川站」之間正在進行高架化工程,並計劃在「北品川站」修鋪站前廣場。

另外,雖隸屬於港區,實際上較靠近北品川的「品川站」,地下層內正在進行中央新幹線的起點站建設工程,一旦完成後將大大提高前往山梨縣、長野縣和名古屋方向的交通便利性。

從品川區役所俯瞰「大井町站周邊廣町地區開發(暫定名稱)」

JR東日本開發街區的外觀模型

■小專欄 傳達江戶時代歷史的「仙台味噌」

1658年(江戶時代早期的萬治元年)於現在的東大井四丁目地區,仙台藩第二代藩主的伊達忠宗(伊達政宗次子)從幕府手中獲得了超過2萬坪的土地,並將其作為藩主別墅。江戶末期時,這裡便開始生產供應自家武士們食用的「仙台味噌」,並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江戶名物。明治維新之後,「仙台味噌」的製造技術流傳後世,現今則有了「仙台味噌釀造所」。

有機會來到品川區時,請務必品嘗看看江戶時代傳承至今的「仙台味噌」。

仙台味噌醸造所

仙台味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