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LANG
Column

城市寶典~中野篇~

中野區位於商業和行政的核心地帶,以中野車站周邊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城市。地理位置位於「武藏野台地」的台地上,是被「妙正寺川」和「善福寺川」等小河流切割成形成的山谷。就區民人口比例而言,20多歲和30多歲的人較多(根據202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在23個區中僅次於豐島區排名第二),可以說是特別受年輕人歡迎的地區。

該區域內設有JR中央線、西武新宿線以及多條地鐵等鐵路網絡,非常便利。此外,東西向有「目白通」、「新青梅街道」、「早稻田通」、「青梅街道」、「方南通」,南北向有「山手通」、「中野通」、「環七通」、 「中杉通」等幹線道路,適合汽車和自行車前往各個方向。

中野車站周邊繁榮,有大型商業設施和大規模的商業街,特別是被稱為「次文化聖地」的「中野百老匯」吸引了各興趣領域的人。另一方面,分佈在西武線、地鐵等車站周圍歷史悠久的住宅區,延伸出便利的購物商店街,便於居民日常購物。

中野通(中野站附近)

中野Broadway

■1 近世之前的中野

中野是室町時代稱為「中野長者」傳說的歷史悠久之地。據說,來自紀伊國(現和歌山縣)的鈴木九郎在室町時代,從事馬匹交易,並進行了中野附近荒地的開拓。由於他虔誠的信仰,他更加努力工作,最終成為了富有的人,因此被稱為「中野長者」。然而,有一次,他珍愛的獨生女因病去世,之後他成為了一名僧侶,據說他建立了「正觀寺」(現在的「成願寺」)並修建了橋樑。

江戶時代,中野地區雖然位於「武藏野台地」上的郊區,但卻發展成了物流中心和遊樂勝地。其中,「青梅街道」是在江戶時代初期的1606年,為了將用於修建江戶城所需的石灰從上成木村和北小曾木村(現在的青梅市)運輸到江戶城,由大久保長安主導開闢的道路。

當時的中野地區位於大都市江戶的近郊,以農業為主。此外,由於「青梅街道」的通行,中野成為了從多摩地區運來的農產品等的中轉和集散地,同時也發展了麵粉加工、味噌、醬油等食品加工業,為居住在江戶的人們提供了生活支持。

當時中野的中心地位於「青梅街道」沿線,寺廟如「寶仙寺」也繁榮發展。在「寶仙寺」的東側有一座三重塔稱為「中野塔」,它也是在《江戶名所図會 桃園春興》中被描繪的名勝之一。此外,在中野村,「青梅街道」與通往現在杉並區的「妙法寺」的道路交匯處,有一家名為「鍋屋」的茶店,周圍的地區被稱為「鍋屋橫丁」,變得十分熱鬧。

當時的新井村(現在的中野區新井)的「新井山梅照院」也因被作為「目之藥師」、「子育藥師」而受到信仰。從江戶時代開始,中野地區似乎就是江戶町民信仰和休閒的場所。

現在的「中野站」周邊在當時是位於街道邊緣的原野,成為德川將軍家族的「鷹場」之一。在五代將軍德川綱吉時期,由於「生類憐憫令」禁止「鷹獵」,這裡建有「犬小屋」來保護狗。後來,「鷹獵」重新被允許,八代將軍德川吉宗經常來中野,並對這個地方產生了喜愛,於是建造了一個以桃樹為特色的景點,稱為「桃園」。

『江戶名所圖會 桃園春興』 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展示過去「犬小屋」遺址的犬像

■2 明治期~大正前期的中野

「中野站」周邊的發展始於明治時期中期,當時的甲武鐵道(即現在的JR中央線的前身)開通,設立了「中野站」。離中心稍微有點距離,是江戶時代「OKAKOI」的遺址之一,北側一帶廣闊的雜木林和桑園延伸開來。這裡先後建立了「鐵道大隊」、「電信第一連隊」等陸軍設施,到了太平洋戰爭時期甚至建立了「陸軍中野學校」,使中野成為了「陸軍之城」。

明治時期的中野地區,雖然鐵路開通後變得更加便利,但仍有許多廣闊未利用的土地,需要新建大型設施或作為搬遷第。例如,1900年成立了「東京府農事試驗場」,其遺址現在成為「中野區立城山公園」。而「豐多摩監獄」在1910年動工,1915年竣工,其遺址為「中野區立和平之森公園」。哲學家井上円了於1904年為慶祝「東洋大學」的許可而建立的「四聖堂」,後來發展成為「哲學堂」,現在是「中野區立哲學堂公園」。如今以櫻花盛開的名勝之地而著名,約有100棵櫻花樹,吸引了許多人在春季前來游覽。
明治時期到大正時期的土地利用,為現代城市帶來了自然和休閒的空間。

大正時代的中野站(圖片提供:中野區)

哲學堂公園

■3 大正中期開始進行都市化

在東京的西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大正中期左右開始都市化。在中野地區,「西武軌道」(後來的「都電杉並線」)和「西武村山線」(現在的「西武新宿線」)開通,國鐵(現在的JR)中央線也開始運營電車,這使得通勤和上學變得更加便利,因此作為居住地而受歡迎。

隨著居住地的擴張和人口的增加,車站周邊也開始設立商店,形成了便利的商業街。從江戶時代開始繁榮的「鍋屋橫丁」也成為商業區域,昭和初期甚至被稱為「中野銀座」。
此外,隨著人口增長和商業的發展,基礎設施如自來水和醫院等以及生活設施也得到了建設和開設。「野方配水塔」作為「荒玉水道」的供水設施,建於當時的野方町,在1929年竣工。

特別是在關東大地震後,移居該地的人激增。 1932年,隨著東京市轄區的擴大,以中野町和野方町的區域為基礎,中野區成立。

大正時代,在東中野地區開設的餐廳「日本閣」後來發展成為東京著名的婚禮場所。 1931年,曾在月賦販售商「丸二商會」工作的青井忠治獨立出來,於1935年將公司名稱改為「丸井」,作為月賦百貨得到發展。現在作為「Marui」,以時尚百貨商場而在全國範圍內著名。

大正時代的中野站內景(照片提供:中野區)

大正時代 青梅街道・鍋橫的文具店(照片提供:中野區)

■4 戰後的中野

在戰後的1948年,中野站北口的商店街根據「東京都美觀商店街制度」,為了追求現代化的商店街,成立了「中野北口美觀商店會」,並於1958年建造了第一代拱廊式商店街。現在被稱為「Sun Mall」。 1966年,與這個拱廊式商店街相連的「中野百老匯」也誕生了。在「中野百老匯」的樓上,有居住用的公寓,屋頂上有高級物件才有的天空花園和游泳池。

1973年,「中野Sunplaza」也開始運營,使中野站前成為商業和休閒的集聚地。

1954年中野北口美觀商店街的商業町(照片提供:中野區)

1966年10月竣工的百老匯中心(前方是Sun Plaza建設預定地)(照片提供:中野區)

■5 現在的中野戰周邊和將來計畫

現在,「Sun Mall」,「中野百老匯」以及周邊的商店街成為一個充滿活力且保有復古風情,吸引人的商業區域。

原先位於「陸軍中野學校」遺址的「警察大學校」於2001年遷至府中,原有的廣大土地進行了規劃性的城市開發,2012年誕生了「中野四季之城」。以「中野四季之森公園」為中心,辦公樓、公寓、醫院等設施興建,同時也誕生了早稻田大學、明治大學等知名校園。

現在「中野站周邊城市開發計劃」正在進行中,共有11個項目正在進行中,這個地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中野區政府正在推進新辦公大樓建設,預計在2024年在「中野體育館」遺址建造新辦公大樓。而「中野站西側南北通道和站廳上部工程」預計將在2026年開通。同時,「中野Sunplaza」已於2023年關閉,計劃在2028年竣工,建造名為「NAKANO Sunplaza City」的高層建築,包括地下3層,地上61層,高度約250米的建築。考慮到「中野Sunplaza」的地下2層,地上21層的結構,這座建築將成為城市新象徵。

「中野四季的森公園」和建設中的「中野區役所」(照片左側)

中野Sunplaza大規模綜合開發計劃預期完工圖

■小專欄 「東京無地染」

一反(約13米)的白色織物染色,稱為無地染。東京無地染起源於江戶時代的染色工匠們使用的江戶紫、藍、紅花、江戶茶等無圖案染色,主要用於絲織物。

傳承自江戶時代的色卡有多達170種顏色,工匠們努力鑽研微妙的色差。由於可以將一次染色的顏色去除再重新染成其他顏色,因此可以根據年齡變換顏色,增加其中樂趣。除了和服外,還製作了各種日常用品,如圍巾、書套、包等生活雜貨,供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