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LANG
Column

隨著「茶道」興起的茶室美學

15世紀後半,村田珠光創立了「侘茶」,經過武野紹鴎的發揚及傳承,16世紀後半千利休確立了「茶道」文化的樣貌,茶室也隨之興起。此種專為飲茶而設置的小空間—「茶室」,為日本獨有的特殊文化,而其背後的起源是什麼呢?

室町時代崇尚奢華的「書院之茶」

茶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室町時代。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在其宅邸內設置了用屏風隔開的空間來飲茶,被認為是茶室的起源。隨著武家住宅的形式轉變為帶有地板、書架和附書院的「書院造」,茶會漸漸被稱為「書院之茶」。當時尚未出現「茶室」這個詞,用來飲茶的場所被稱為「茶湯座敷」、「數寄屋」或「茶屋」。
在這個時期,茶會上提供給賓客的茶通常會在別室沖泡後再端給賓客。「書院之茶」非常華麗,茶室內通常妝點著從中國進口的唐物,客人們會吟詠和歌等來娛樂。順帶一提,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作為山莊所建造的東山殿(現今的銀閣寺)中的東求堂(とうぐうどう)中,設有四坪半大小的房間—「同仁齋(どうじんさい)」,其被認為是最古老的茶室之一。

在簡樸中追求優雅美感的「草庵之茶」

與豪華絢爛的「書院之茶」相比,村田珠光提倡在四坪半左右的空間中舉辦茶會,「侘茶」即在這樣的品茶理念下誕生。實踐「侘寂之美」精神的「侘茶」,經過武野紹鴎的傳承,再由千利休進行改良,形成現代的日本茶道文化。

千利休為了追求侘茶的精神,建造了二至三坪左右的極簡,且無裝飾的茶室—「草庵」。這些茶室的裝潢崇尚簡樸,使用圓木、竹子、土牆等民宅中常見的簡單材料建造。千利休所提倡的侘茶,也被稱為「草庵之茶」,爾後成為茶道的主流形式。

茶室的構成要素

茶室蘊含的經典元素

【露地(ろじ)】
茶室的外側通常設有被稱為「露地」或「茶庭」的庭園,用來區隔茶室的室內外空間。露地中設有放置椅子的「待合」,賓客在主人準備好之前會在這裡等待。露地中會栽植多種的植物,在一年四季中呈現不同的景緻,客人可以踏著「飛石」行走,並在「蹲踞」處清洗手部和漱口,一邊享受美麗的景色,一邊為茶會沉澱心情。

【露地(ろじ)】蹲(つくばい)】

【露地(ろじ)】蹲(つくばい)】茶庭

【躙口(にじりぐち)】
是千利休設計的小型出入口,其長寬各約為70公分。過去,在進入躙口之前,習慣上要卸下身上攜帶的所有裝飾品如日本刀等。至於為什麼要設計這麼狹窄的出入口,有許多種說法,但多數認為,這樣的設計象徵著在茶室內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以及小小的出入口後面,隱藏著茶室所蘊含的繽紛世界。

【躙口(にじりぐち)】

【爐(ろ)】
用來燒水泡茶的設備。11月至4月會使用嵌入塌塌米中的「爐」,5月至10月則會使用放置型的「風爐」。

【爐】11月~4月使用的嵌入式「爐」

【爐】5月~10月使用的放置型「風爐」

【床の間】
茶室內地面稍為抬高的一處空間,用來擺放掛畫或花瓶等裝飾品。這是茶室中非常重要的地方,據說主人會根據季節和茶會的主題,選擇此處要陳設的掛畫和鮮花。

【床の間】用於擺放掛畫或花瓶等裝飾品

【床の間】用於擺放掛畫或花瓶等裝飾品

【水屋・水谷(みずや)】
用於存放茶具和清洗茶具的地方,類似於廚房的空間。基本上設置在主人進入茶室的那一側,避免被客人看到。

【水屋・水谷(みずや)】清洗茶器的空間

總結

位於京都的寺院「妙喜庵(みょうきあん)」中,有一間據說是由豐臣秀吉命令千利休建造的茶室—「待庵(たいあん)」。這是日本最古老的茶室建築,被列為國寶之一,這座茶室充分體現了千利休所追求的侘茶精神,和茶道美學。對茶室感興趣的遊客,可以透過事前預約參觀『待庵』,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造訪的地點。

位於京都寺院「妙喜庵」的「待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