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LANG
Column

書法文化誕生於中國,孕育日本。

書法是日本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利用毛筆和墨水書寫的文字流暢優美,在現代被高度評價為藝術品。它的流行也蔓延到了歐洲和美洲。這一次,我們將追溯書法的歷史。

從中國引進,在飛鳥時代發展

書法起源於中國古代。雖然有多種說法,但普遍認為它是在 4 世紀末彌生時代與漢字文化一起傳入日本的。然而,起初似乎並沒有透過書寫來傳達訊息的習慣。 進入飛鳥時代,隨著佛教的傳入,毛筆、墨水、造紙方法也從中國傳入,從而發展出了抄寫經書的抄經技術。 《法華紀書》是聖德太子所寫的《法華經》註釋,據說是日本最古老的書法。

最終,在平安時代,使用漢字的“on”和“kun”的“萬葉假名”被創造出來來書寫日語。 藤原行成、小野道風、藤原佐理三人被稱為“書法家”,擁有高超的書法技巧和知識,據說對日本的書法史有著深遠的影響。其中,藤原行成也因抄寫紫式部的名作《源氏物語》而聞名。

此外,在平安時代中期,女性被禁止學習漢字,這導致了日本獨特的「假名字符」的誕生。假名字符的發展也大大促進了日本文學的發展。 大約在這個時候,引入了用柔和、流暢的字體書寫字母的“行書”和使用筆直、易於閱讀、平衡的字體的“楷書”的表達方法。真言宗創始人空海、天台宗創始人最澄等平安時代的名作至今仍被完好地保存在寺院等地。

順便說一句,在日本,自古以來就有「新年寫下自己的願望和祈禱」的傳統,據說這就是它的開始。 隨著時代的變遷,書法不斷發展。鎌倉時代,創造了漢字和假名結合的文字系統。 室町時代進一步發展,形成了各種流派。據說,以瀨尊寺派為代表的藤原幸成的後裔勢力非常強大。

隨著時代的變遷,書法不斷發展。鎌倉時代,創造了漢字和假名結合的文字系統。 室町時代進一步發展,形成了各種流派。據說,以瀨尊寺派為代表的藤原幸成的後裔勢力非常強大。 當時,書法被認為是貴族和武士的一種教育形式。當茶道盛行時,也誕生了在凹室展示書法(掛軸)的文化。 據說書法是在江戶時代以後在民間流傳的。孩子們在寺子屋學習如何閱讀和寫作。據信,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寫作的文化變得普遍。

習字,書寫,書法。有什麼區別?

你們有些人小時候可能參加過書法班。此外,日本的小學和國中都有「書社」課程。兩者都像書法一樣,都是用毛筆、墨水和紙寫字,但意義與書法不同。 「書法」是指學習如何書寫字母,就像閱讀字母一樣。書法的目的是按照正確的筆畫順序寫出格式良好的字母,注意諸如“停”、“春”和“拉來”之類的東西。 “Shosha”字面意思是複製字元。與書法類似,目的是一邊看著模型,一邊寫出漂亮的字。 另一方面,「書法」則沒有一定的規則。書法的目的是用筆墨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表達自己。

書法中蘊藏著日本特有的美感

書法不僅僅是寫信;它表達了每個作家豐富的個性和創造力。使用的工具非常簡單:毛筆、墨水和紙,但這就是為什麼有無限的可能性,例如字母的大小和排列、使用毛筆產生的墨水濃淡以及各種線條。這裡。在日本,有一種說法叫做“留白之美”,其中一個技巧就是故意創造留白或陽白來激發觀眾的想像。另一方面,你可能會從紙上寫下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強烈的情感,例如激情或憤怒。我們常聽到人們說「我不會欣賞書法作品」或「我看不懂它們」。在這種情況下,試著尋找一件讓你感覺「很好,我喜歡它」的作品,就像你在看一幅畫一樣。除了字母和線條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利用墨水的濃淡之外,想像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也很有趣。 透過學習書法,不僅可以寫出漂亮的書法,據說還具有增強專注力和精神力、改善姿勢、緩解壓力等效果,也可以作為一種休閒活動來享受。

概括

順便說一句,在鄰近的台灣,春節期間有一種習俗,即在農曆新年期間,在大門和門上張貼“春人”,這是一种红色的紙片,上面寫著喜慶的字樣。入口。 換句話說,這是台灣獨有的新年文化,是日本書法與門鬆的融合。在日本,唐人街上也能看到春聯的身影,還有道地的中餐館,也一定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