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LANG
Column

傳統蛋包飯的發源與歷史|該到哪裡吃?是到咖啡店還是洋食店?

最近的蛋包飯,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切開後蛋會融化的「蓬鬆滑嫩型」,成為現在的主流。然而,也有不少人開始懷念「想吃傳統的蛋包飯」。

這次,我們就來介紹傳統蛋包飯的發源、歷史以及它美味的秘密。

1. 傳統蛋包飯的起源是什麼?探究歷史與時代背景

蛋包飯誕生於明治末期到大正時代,當時西洋文化迅速傳入日本,「洋食」這個料理類別也逐漸確立。

蛋包飯誕生前後的日本洋食文化

● 咖哩飯(明治初期):經由英國傳入日本,並成為軍隊餐食的一部分。
● 紅酒燉牛肉飯(1895年):使用牛肉與洋蔥搭配紅酒與濃郁的多蜜醬燉煮而成的洋食料理。
● 炸牛排(1900年代):炸牛排在關西地區很受歡迎。

就這樣,日本的飲食文化在受到西方影響的同時,也逐漸發展出獨特的風格。蛋包飯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作為一種用湯匙就能輕鬆享用的洋食料理,迅速受到庶民喜愛並廣為流傳。

2. 關於傳統蛋包飯的起源有兩大說法 | 分別來自大阪與東京

蛋包飯的起源主要有大阪發祥說和東京發祥說這兩種說法。

大阪發祥說|「北極星」的蛋包飯

1925 年,大阪心齋橋的洋食店「北極星」據說是蛋包飯的發源地。

● 為了照顧胃口不佳的客人,特別研發出這道容易消化的料理。
● 確立了以薄蛋皮包裹雞肉炒飯的經典做法。

東京發源說|「煉瓦亭」的飯蛋捲

創立於1895年的東京銀座「煉瓦亭」,提供過名為「飯蛋捲」的料理。

●這道菜是將米飯和雞蛋一起炒,做成類似歐姆蛋的半熟版本。
●與現代的蛋包飯不同,這道料理並沒有將蛋包住米飯,而是將米飯與蛋混合。

至於究竟哪一個說法才是蛋包飯的真實發源地,目前仍無明確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兩者都秉持著「用湯匙輕鬆食用的西式料理」這一共同的概念。

3. 傳統蛋包飯美味的原因|黃金比例是什麼?

最近,鬆軟滑嫩型的蛋包飯雖然受到喜愛,但傳統的蛋包飯擁有獨特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來解開它美味的秘密。

●蛋皮的厚度:理想的厚度是2~3毫米。太薄容易破,太厚則會讓口感過重。
●蕃茄炒飯:水分過多容易變得濕軟,所以要適度翻炒,並讓酸味揮發是一項要訣。
●配料的選擇:傳統蛋包飯的經典配料是雞肉,洋蔥的脆感則是完美的點綴。
●奶油的使用:用奶油來炒菜,可以增添濃郁的風味,同時又保持輕盈的口感。

這樣的黃金比例,正是讓蛋包飯充滿懷舊感,吃到最後也不會覺得膩的原因。

傳統的蛋包飯

雞蛋融化且口感鬆軟滑嫩系的蛋包飯

4. 蛋包飯與日本飲食文化|與「一膳飯文化」的關聯

蛋包飯在受到西洋影響的同時,也與日本獨特的飲食文化融合並發展。這背後的原因,正是與日本的「一膳飯文化」息息相關。

① 一膳飯文化是什麼?

●在日本,從古時候開始,主食(白飯)與配菜通常會放在同一個器皿裡,這種食文化早已根深蒂固。
例如:丼飯類、茶泡飯、雜燴飯等。
●蛋包飯也是源自於這種**「一盤飯就能完成的餐點」**的發想。

② 明治・大正時期的「西洋料理×和式飲食習慣」

●將使用刀叉的西洋料理,在日本被改良成「只需要一把湯匙就能吃」的形式。
●因此,蛋包飯和咖哩飯、紅酒燉牛肉飯一樣,成為了「日本洋食文化」的象徵。

5. 傳統蛋包飯的店家|咖啡廳與洋食店的區別

→ 咖啡廳的蛋包飯是「簡單且懷舊的味道」,而洋食店的蛋包飯則是「濃郁且豐富的口感」,兩者有明顯的差異。

(※表格補充說明)
比較項目 | 咖啡店的蛋包飯 | 洋食店的蛋包飯
食材 | 火腿.香腸、洋蔥、青碗豆、青椒 | 雞肉(雞肉飯)、洋蔥、蘑菇
米飯的調味 | 僅用番茄醬調味,味道簡單純粹 | 加入奶油或高湯,風味濃郁感
蛋的製作方式 | 用薄蛋皮包裹緊實或覆蓋飯上 | 用薄蛋皮包裹緊實,或是等半熟嫩滑時製作完成
口味特色 | 簡單帶懷舊感,輕盈的口味 | 濃郁且豐富的口味
醬汁的差異 | 淋上番茄醬是經典做法 | 也有使用多蜜醬汁的店家
可以品嚐的地方 | 咖啡店或傳統的洋食店 | 老字號西餐廳、高級洋食店

總結|現在正是品嚐傳統蛋包飯的好時機!

蛋包飯誕生於明治到大正時代,融合了西洋料理文化與日本的飲食習慣。

與最近流行的鬆軟滑嫩型蛋包飯不同,傳統蛋包飯擁有「懷舊感」以及「簡單卻美味」的魅力。

現在,何不親自造訪咖啡店或老字號洋食店,品嚐一盤正宗的「傳統蛋包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