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LANG
Column

京町家與武家宅邸的格局差異?其特色、歷史與現代運用方式

京町家與武家宅邸是日本傳統住居文化的代表建築風格,但由於其形成背景與目的不同,兩者的格局與結構有著顯著的差異。
京町家發展自商人的住居與店鋪,並且巧妙地利用狹小的土地空間。而武家宅邸則是依照武士階層的身份制度與格式設計,強調尊貴與規範。

本文將詳細解釋京町家與武家宅邸的格局差異,並分析其歷史與結構特徵,最後還將介紹這些建築在現代的運用方式。

1. 京町家和武家宅邸的基本差別是什麼?

首先,我們來整理一下京町家和武家宅邸在格局及建築樣式上的差異。

(※表格補充說明)
項目 | 京町家(商家) | 武家宅邸(武士的住所)
目的 | 商業活動和居住功能兼顧 | 呈現家庭身分地位 .武士的生活空間
格局.構造 | 細長的「鰻魚床」意指狹小、長形的空間 | 環繞著中庭的寬敞建築構造
房間的配置 | 店鋪部分位於建築物前側,居住的部分建築物的深處內部 | 主人、家族成員、家臣的區分明確
地位.身分 | 對於身份並無嚴格限制或階級區別 | 依照房間的位置.大小反映出身分地位

京町家的特色在於其格局設計,能夠將商業活動和居住空間兩者兼顧。
而武家宅邸則是根據武士的身分來設計,格局上突顯了階級和社會地位。

2. 京町家的間隔與特色|為什麼被稱為「鰻魚床」?

京町家是一種適應京都商業區街景的建築樣式,展現出各種巧妙設計,讓有限的土地發揮最大效用。

① 京町家的結構與格局

● 京町家的最大特色之一是被稱為「鰻魚床」的狹長土地。
● 這種設計的間口(建築物入口寬度)較窄,而深度則較長。
● 這樣的設計源於江戶時代的「間口稅」,即根據建築物的入口寬度來決定稅額,因此這種設計是一種減少稅務負擔的巧妙應對方式。

② 店鋪與住宅共存

● 京町家的正面為店鋪空間,稱為「みせの間」,而住家部分則位於建築後方。
● 建築內有一條稱為「通り庭」的土間(戶外與室內的過渡地帶),從前方一直延伸到建築深處,連接店鋪、廚房與庭院的動線設計。

③ 庭院與光線的巧妙運用

● 為了提升採光和通風,特別設計了「天井庭」,讓自然光能夠照亮整個建築空間。
● 同時也規劃了「中庭」和「後院」,打造與自然融合的舒適環境。

3. 武家宅邸的格局與特色|講究格調的建築設計

武家宅邸是一種展現武士身分與地位的建築,其格局設計具有明確的區分與層級。

① 武家宅邸的建築結構與格局

● 上級武士(大名宅邸):擁有寬敞的庭院與大門,內部設有接待客人的房間、書院、家族居住空間,以及家臣的房間。
● 中級、下級武士的宅邸:位於城下町,雖然樸素,但仍保有應有的格調與格局。

② 主要格局配置

●「玄關」:武士的身分越高,玄關的格局就越講究。
●「表座敷」:接待客人的房間,內部設有床之間與錯落式層架。
●「奧之間」:作為家族的居住空間,並與家臣的生活區域有所區隔。
●「庭院」:為了展現宅邸的格調,通常設有寬敞的庭院,並以圍牆或土壘包圍。

③ 武家宅邸的防盜功能

● 為了防止敵人入侵,設有「彎道」作為防禦。
● 設計上融入了防衛元素,如「長屋門」和「武者窗」。

松江市塩見縄手的武家宅邸(長屋門)

用粗格柵所圍繞的「武者窗」

4. 京町家與武家宅邸的格局差異 | 具體比較

(※表格補充說明)
比較項目 | 京町家(商家) | 武家宅邸(武士的住所)
目的 | 商業活動和居住功能兼顧 | 表示家庭身分地位的住所
建地形狀 | 狹窄的入口+長又深的內部空間 | 寬廣的建地+圍繞著中庭
玄關 | 小巧簡樸 | 廣大且顯示地位的建築風格
接待空間 | 店面空間 | 客廳(顯示身分地位的房間)
居住部分 | 店鋪後方是家庭住處 | 家族與家臣的居住空間有所區別
庭院 | 為了有採光.通風而設置的小庭院 | 為了防盜.顯示身分地位而設置的寬廣庭院
防盜功能 | 無 (開放式) | 具有防禦功能的門、圍牆、轉角道路等設計

京町家與武家宅邸的格局差異|具體比較與解析
日本傳統住宅可大致分為商人居住的「京町家」與武士居住的「武家宅邸」。這兩種類型的建築格局,不僅展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各自的社會角色與功能。以下將說明它們的特色與不同之處。

1. 目的的不同
京町家:為了兼顧商業活動與日常生活,店鋪與住家結合為一體。
武家宅邸:作為展現家族地位與武士身分的宅邸,還考量了防禦功能。
2. 土地形狀的不同
京町家:通常是間口(建築物入口寬度)較窄、深度較長的「鰻魚床」型態格局。
武家宅邸:擁有寬敞的土地,建築物通常圍繞著中庭進行佈局。
3.玄關的不同
京町家:設有專為商業用途設計的出入口,造型簡單。
武家宅邸:為了彰顯家族的地位與格調,會設有氣派的大門或玄關。
4. 表間(對外的房間)的區別
京町家:玄關附近通常作為店面空間。
武家宅邸:設有用來接待客人且有格調房間,並且會設有「床之間(擺放掛軸或花卉的地方)」以及整齊的榻榻米房間配置。
5. 住居部分的差異
京町家:住家位於店鋪的後方,商業與生活空間緊密結合,形成商住一體的布局。
武家宅邸:家族的住處與家臣(僕人)的生活空間大多數是分開的。
6. 庭院的差異
京町家:即使在狹小的土地上,也會設有稱為「坪庭」的小型庭院,主要用來提供採光與通風。
武家宅邸:為了彰顯防衛功能與社會地位,通常擁有寬敞的庭院,並且設有石垣與植栽。
7. 防盜功能的差異
京町家:由於商業用途,設計較為開放,並沒有特別強調防盜功能,主要以方便進出與商業活動為主。
武家宅邸:為了防止不法入侵,通常會設有大門、圍牆以及彎道等設施,這些設計有助於阻擋可疑人物入侵。
總結
京町家的格局設計以商業和生活功能為主,具有合理且實用的空間配置;而武家宅邸則是從武士的身份地位和防禦需求出發,設計上更強調防衛性和階級分明,這是兩者間的一大差異。了解這些特色後,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日本傳統建築的魅力。

5. 現代所留存的京町家與武家宅邸的活用

① 京町家的翻新

● 京町家越來越多被重新活用作為民宿、咖啡館或商店。
● 為了適應現代生活需求,進行耐震加強與隔熱翻修。

② 武家宅邸的觀光資源化

● 位於城下町的武家宅邸,通常作為歷史資料館或觀光設施向大眾開放。
● 擁有庭院的武家宅邸則被活用為高級旅館或料亭。

總結 | 京町家與武家宅邸的格局差異及其背景

● 京町家的建築特色是被稱為「鰻魚床」的細長設計,將商業與生活需求結合,兩者兼顧。
● 武家宅邸則重視格調階級與防盜安全功能,屋內有嚴格的區分。
● 現今,京町家和武家宅邸依然被保存,並轉型為觀光景點或商業設施持續活用。

在參觀這些歷史建築時,若能留意各自的格局特色,將能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居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