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具有彈性、輕巧且耐用等特性,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植物之一。自繩文時代以來,竹子被用來製作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從將竹子劈開、細削成「竹絲」,並組合編織成各種形狀的籃子和篩子等工具,竹工藝一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幫手。
看似熟悉卻又不太了解,竹材的特性
竹子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在日本國內除了少數地區外,竹林廣泛存在。雖然一般都稱之為竹子,但實際上竹子的種類很多,全世界大約有1200品種,日本就超過600多項品種。
特別在竹細工與竹工藝中,常用的竹子種類包括真竹、毛竹和孟宗竹等。有些人可能看過初春時節在蔬果店和超市裡排成一排的竹筍,也就是竹子的嫩芽。
雖然不同種類的特性各不相同,透過本次我們將介紹竹材獨特的魅力。
◇成長快速
一般來說,作為木材栽種的樹木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砍伐,但竹子的成長速度非常快,每天可以長高一公尺,約三年就能砍伐。而且,由於竹子有地下根莖,即使砍伐過後也能持續重複收成。
◇質量輕巧
竹子內部有很多空洞,因此比木材輕得多。利用這些空洞,竹子也被用來製作和樂器,如「尺八」和「笙」等。

◇堅固耐用
竹子內部有一種叫做「維管束鞘」的細長而堅固的纖維,尤其是靠近表皮的地方,纖維密度更高,因此即使施加力量也不容易折斷。正因如此,竹子即使比其他樹木細,且有很多空洞,仍能承受強風和自身重量,不會倒塌,能夠直直地向上生長。
這些特性使得竹子被廣泛應用於製作「梯子」、「曬衣竿」,以及需要強度的生活用品和家具,還有利用其彈性強度,製作「釣竿」、「弓」和「雨傘骨架」等。
梯子
弓
◇ 分裂性高
由於竹子的纖維是縱向排列的,因此竹子容易沿著縱向裂開。這一特性被廣泛應用,誕生了「竹筷子」以及將竹子縱向細分的“竹絲”。竹絲的多功能性很高,可以用來製作各種竹製品,如「籃子」、「篩子」、「簾子」、「茶刷」等。
篩網
竹簾
茶刷
竹籃
◇具有抗菌作用
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竹子具有強大的抗菌作用,因此有「竹工匠不會得腳氣」的說法。事實上,竹子中所含的成分確實發現了對腳氣(白癬菌)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質。
此外,在日本,還有出門旅行時用竹皮包飯糰,並用竹製水壺攜帶水的習俗,這正是利用竹子的鮮度保持能力和抗菌特性所衍生的智慧。
◇環保友善的素材
近年來,隨著全球推動「脫離塑膠」,竹子作為塑膠替代品受到了廣泛關注。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竹子成長速度快,且一旦栽種後不需要重新栽培。經過適當管理的竹林不僅能吸收二氧化碳,還能有助於土壤保護。更重要的是,成長後的竹子輕便且堅固,容易加工成各種產品。
竹子無疑是可永續的素材,現已被用於替代塑膠吸管、勺子、飯店用品,甚至在布類織品、鐵材、混凝土等建築材料上也有應用。
總結
被認為誕生於平安時代的《竹取物語》(輝夜姬),講述了一位從竹子中誕生的公主的故事。發現輝夜姬的是一位以砍竹維生的貧困老爺爺。從這個故事的背景可以看出,竹子自古以來就是庶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然而,在現代社會,由於缺乏適當管理,許多竹林被棄置,成為環境問題的一環。另一方面,竹子作為永續材料的潛力也備受關注。未來,除了作為竹製品的原料外,竹子在環境友善材料方面的研究與應用也將持續擴展,為綠色永續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